当前位置:新闻动态 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1-11-17 阅读:(2023)

培训学院与经管学院共同开展“清华经管学院定制项目线上交流分享会”活动



11月10日上午,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培训学院(以下简称培训学院)在C3楼共同连线参与了 “清华经管学院定制项目线上交流分享会”活动。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终身教育处牵头组织,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(以下简称经管学院)主办。会议分三大模块,分别是线上PPT宣讲分享、线上线下交流互动答疑、培训学院分会场分组讨论及学习心得分享发言。清华大学终教处处长邓丽曼老师,经管学院副院长李纪珍老师,经管学院高管教育中心团队出席了现场会议。新疆大学继教学院和培训学院作为分会场,共同连线参加,经管学院陈肖庚老师主持会议。

图片

图为培训学院分会场


会上,首先由清华经管学院的陈凤、张娟、赵翠翠三位老师分别进行《清华经管定制项目的思与行》主题报告。陈凤老师分享了经管学院高管教育中心培训项目,分别从企业、客户、如何做产品及项目运营团队的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精彩阐释,概括了定制项目与客户接触中的几点要素,如:与客户长期沟通,不断互动典型案例来满足其核心关切;项目运营人的使命感,要带给企业切实的价值;模式探讨对运营的挑战;修炼内功,类似咨询、研究等功能,最好进行嵌入式嫁接,考虑合力作用,非单纯割裂开前期提供方案与后期实际工作;另外在各种维度上,不同项目的曝光合力带来的益处等等进行说明。


张娟老师从供给侧与需求侧角度分享了几个大型国企典型案例,提出“一体化学习旅程”体验及多维度的教学评估机制,从而达到催化成效的目的。


在会议第二模块的交流讨论环节,线上线下老师纷纷提出自己在工作中的疑问,比如课程逻辑严密上如何契合客户需求?培训与咨询的区别,各个部门之间如何去合作?如何适当引领“精英智慧”,包括方案选择等引导工作?学员个人测评与学习效果如何进行关联?关于企业学习成效与成果,围绕“教学环节”我们能做什么?分析客户流失的原因?如何甄别初期客户合作诚意等等工作痛点和难点,经管学院相关老师们就以上问题分别进行答疑,李纪珍老师说:“针对第二个线上问题怎么去和多个部门之间合作,其实经管学院高管教育培训中心最主要是通过“平台制”方式去做培训,不是按照一个又一个的项目来全过程的管理,我们是一个大平台,所以这个从体制机制上就保证了我们的资源;另外,更好提升服务质量问题,我们对应学院需求,把相关科技成果对接给企业学员,我们也在探索如何更好的服务,不仅满足学院、学员层面,甚至国家层面的需求。”


主持人进行总结发言,表达后面关于项目研发、风险控制等一些内容还会与各个院系的同事们进行交流,希望能通过高度分享,提升整个继续教育总体项目质量,并宣布线上会议结束。


随后,培训学院分会场进行分组讨论,组长就组内讨论的学习心得进行发言。第一组组长医疗卫生教育中心负责人陈冰老师表示,听完大家的经验分享,最深的感受是项目从前期需求调研到评估,后期还有三年到五年的长期跟踪,这个非常重要,我们后期可以在这个领域上多下点功夫。通过全周期的服务,包括培训信息获取到项目评估结束后3-5年的持续跟踪反馈,增加客户的粘度。此外自身团队和人才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,也希望未来学院在这方面多加强一些培训的机会和可能。

图片

图为培训学院分会场讨论及各位老师发言


第二组组长定制教育中心负责人吴树勇老师表示,首先,我们的整体专业性和人员素质能力都存在不小差距,提质增效是刻不容缓的;第二,经管学院通过平台化操作来运营定制项目,也在体制机制和资源开发、利用方面大大提高了组织效率,这点和培训学院一直努力推进的转型方向“区域开发”及“科创领航计划”在思路上是一致的;第三,品牌和平台在市场化竞争下,“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”和“专业化的服务”才是竞争的原动力,体系化高质量的产品(包含服务)要倾注更多精力去打磨;第四,从经管的定制项目经验来看,辨别真假需求、真假客户是大家共同面对的难题,面对变化、拥抱变化是必须的能力;第五,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很高,包括“产品研发”、“信息收集分析整理能力”、一定的“政经研究能力和敏感性”、“市场洞察能力”、“大客户谈判”、“特定项目执行”、“持续的客户服务”、“整体的综合素质能力”、“应变能力”“持续的学习能力”等等,其中尤为重要的是“使命感”和“内驱力”;第六,定制是个伪命题,因为委托方多数情况下不是真的能精准理解自己的“需求”,所以需要我们更加专业地去挖掘和引导需求;第七,定制项目应该和咨询、课题研究、技术转移、成果转化等产学研内容合理融合,恰当衔接,从而达到更全面、更深入、更精准服务客户的目标。最后,第三组组长人才发展中心负责人夏婧老师代表组内发言,表示希望根据问题导向来做师资库,现有的产品研发都是团队内部在做,还远远不够,希望以后能整合全院的力量。


本次分享交流会至此圆满结束,会议内容反响热烈,与会教师们均表示收获满满,表达了共同的希望,即以此为契机,在未来工作中将经验学以致用,持续精进现有工作,琢玉成华。

图片
文 | 李英慧
摄影 | 李英慧、刘映洁

立即提交预约,免费申请试读
X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13534102103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